找到相关内容288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慈辉佛教基金会长杨洪:佛教对社会的责任

    具有激励的作用。历来的佛教行者,会兴发起度众的心行,往往来自于对真理深刻的证悟,油然生起与众生同体之感,“以一切众生病,是故我病”,于是自然而然地就要去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。而一切关乎众生的社会行为,都是以此内证作为前导,才能有更为超越,更为洒脱,也更为坚定的作为。 就在二千多年前,佛陀夜睹明星初成正觉的那一刹那,叹曰:“奇哉!奇哉!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”,便注定了佛...

    杨洪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|杨洪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4/1357113702.html
  • 佛教对社会的责任

    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”,便注定了佛弟子当生生世世以众生的慧命为念。佛弟子们一切度众利他的心行,都根植在这个石破天惊的证悟上,因为深切了知,众生与佛都具同等的生命本质﹕“含摄、...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杨洪  这样的一个论题,对于佛弟子而言,其实具有激励的作用。历来的佛教行者,会兴发起度众的心行,往往来自于对真理深刻的证悟,油然生起与众生同体之感,“以一切众生病,是故我病”,于是...

    杨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3139317.html
  • 唯愿佛法度众生

    哉,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。 佛陀敢于面对人生现实,正视人生现实,提出了“人生是苦”这一科学命题。他对苦的现象、苦的本质、苦的根源都作了深刻的剖析,从而指导人们看清苦的真相。...半个世纪的封闭后,我们欣喜地看到,我国大陆亦有越来越多的有缘众生深入经藏,弘扬佛法,佛教的春天正在向众生走来。  遗憾的是,我们也不得不承认,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佛教历史的国家,今日佛教面临的现状不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23240937.html
  • 证严法师静思语(第二篇)

    第二篇 如镜、如月、如水   “ 心要像明月一样, 有月就有水; 心要像天空一样, 云开见青天。”   “ 用宁静的心态, 观大地众生相, 听大地众生声。”   “ 心如镜。虽外在景物...住、坐、卧中都不得安宁,     浑身不得自在, 甚而吃不下, 睡不著...。   3. 众生心病, 拥有的人烦恼“失”;     没有的人忧虑“得”,     患得患失, 即成忧愁。...

    证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1043318.html
  • 浴佛的起源与深意 (下)

    进行浴佛的动作时,就会油然的对大地众生生起“胜义”的菩提心,而浴佛节的文化内涵正是在这里!胜义菩提心是不假外求由内心涌出的菩提心,这种菩提心是主动深刻而且不疲厌的。一般我们是看到他人在受诸苦恼或毁谤佛法时,才会生起护佛法的心,那是“相对”的菩提心,而胜义菩提心是“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”任运自显的菩提心,当我们从内心中自然的感觉到大地众生皆与我同根而生,也跟我一样具有无二无别的佛性时,此时我心即是他...

    法藏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3545674.html
  • 一代高僧——茗山法师

    ,欣喜若狂,得未曾有;一看又是赵朴老题的署名,更是爱不释手。通过后来的细细品读玩味,真觉得佛法有不可思议之处,是众生的真正归依投宿处。惟有佛法方能唤醒沉睡中的大地众生,惟有佛法方能启迪人们的智慧,惟有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3750370.html
  • 净土三经的特别提示

    世界种种美妙 绝伦的物质环境,同时并享有也是极之清净微妙的身心世界,总之依正二报,无尽庄严!   ●成佛道。即成就至高无上之佛果。《华严经》说:‘大地众生,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 著,不能证得...出现于世,讲经说法,目的纯粹是为了拯救众生,要给予一切众生获得最真实的利益。   佛的话虽寥寥数语,但一语道破了佛出世之本怀,乃是为了要拯救众生,要给予一切众生最真实的 利益。   到底什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4351355.html
  • 坛经探秘

    说出“惟求作佛,不求余物。”这样的话来。在这里,大悟并不等于彻悟。大悟是已经了知人我世界皆属虚幻,无有一物可得,故此六祖说“不求余物”而“惟求作佛”。因为,到此境界非常清楚地知道: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。到此时,妄想已破,了知自心即是佛,不从外来,不从他得,只是放下执著,便是佛陀在世。也就是说,已经清楚地知道,众生成佛是一种必然的结果。 应该说五祖惊诧于眼前这个又干又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4152301.html
  • 释五蕴生死

    僧问:“清净本然,云何忽生山河大地?”答云:“清净本然,云何忽生山河大地?”僧大悟厥旨!且答与问相似,僧何不早悟于未问之先?这里见得,便见山河大地不从外来,明暗色空且非他事,处处圆光独露,门门至体全彰,破情尘于见闻知觉之间,脱世界于成住坏空之表,岂有生来死去、彼圣此凡之异见耶!更若情存得失,意涉是非,不惜眉毛重向葛藤窠里注解去也!  当知三世诸佛,与大地众生,于空王劫前,各各具有一面大圆镜,初无...

    中峰明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01453705.html
  • 禅茶一味与五事调和

      参禅与饮茶,为佛门永远之话题。参禅之法源于释迦如来灵山会上拈花示众,迦叶尊者微颜含笑。佛说:“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;微妙法门,付嘱与摩诃迦叶。”也就是释迦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后:“奇哉!大地众生,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。”心即是佛,佛即是心,乃至六祖慧能大师,闻诵《金刚经》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”,豁然感悟,皈投弘忍大师门下,成为禅宗六祖。自此之后,一花五叶,历代祖师为了对治众生心病,...

    慧 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03253720.html